关于“除法_php”的问题,小编就整理了【4】个相关介绍“除法_php”的解答:
除法的意义和概念口诀?除法的意义: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,求另一因数的运算叫除法,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。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。若ab=c(b≠0),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,写作c÷b,读作c除以b(或b除c)。其中,c叫做被除数,b叫做除数,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。
除法法则:除数是几位,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,前几位不够除,多看一位,除到哪位,商就写在哪位上面,不够商一,0占位。余数要比除数小,如果商是小数,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;如果除数是小数,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。
运算公式
被除数÷除数=商,例如:8÷2=4
被除数÷商=除数,例如:8÷2=4
⇒8÷4=×
商除数=被除数,例如:2×4=8
带有余数的情况:
被除数÷除数=商……余数(其中,余数小于除数)
↕
除数×商+余数=被除数。
考虑到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,并且乘法的意义是求多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,所以这种情况也可以解释为:被除数不断地减去除数,直至余数数值低于除数。例如:17÷5=3…2,即17减去3个5,余下2。如果利用带分数的形式,则可以写作
(三又五分之二)。
运算性质
1. 被除数扩大(缩小)n倍,除数不变,商也相应的扩大(缩小)n倍。
除法的意义是什么?答:除法是四则运算的一种。它的意义是:把一个整体或一些物体,平均分成若干份,求其中的一份叫除法。一个整体或一些物体叫被除数,平均分成的份数叫除数,求其中的一份叫商。
除法的四种概念?除法概念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.
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,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,叫做除法.
若ab=c(b≠0),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,写作c/b,读作c除以b(或b除c).其中,c叫做被除数,b叫做除数,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
一、除法的基本概念
1、÷读作“除以”,“=”读作“等于”
2、除号前面的数字叫做“被除数”,除号后面的数字叫做“除数”,结果叫“商”
3、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:被除数÷除数=商。
【典型考题】:42÷7=6, 42是(被除数),7是(除数),6是(商);这个算式读作(四十二除以七等于六)。
二、乘除法口诀
乘法口诀表
【典型考题】用“三八二十四”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( C )
A、24÷6=( ) B、4×6=( )
C、24÷3= ( )D、24÷4=( )
三、有余数的除法

【解题步骤】
1试: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,又比被除数小,商就是几。
2乘:商和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。
3减: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。
4比:余数和除数比,余数要比除数小。
【余数与除数的关系】
在有余数的除法中,余数必须比除数小。
除法的性质是什么?1、除法的基本性质: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,可以除以后几个数的积,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,再除以第一个数,商不变
2、a÷b÷c=a÷(bc)=a÷c÷b
3、商不变性质: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(零除外),它们的商不变。 a÷b=(a×c)÷(b×c)=(a÷c)÷(b÷c) (c≠0)
4、除法的计算法则,除数=被除数/商,被除数=商*除数
5、被除数÷除数=商
6、被除数÷商=除数
7、商×除数=被除数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“除法_php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“除法_php”的【4】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